2025 年一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交出亮眼答卷: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5%,5G 手机出货量达 4161.9 万部,国产品牌占比 85%,上游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步增长。这股消费电子与高端制造的热潮,正为电子元件企业带来历史性机遇。富捷科技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以技术突破与产能升级,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关键位置,成为产业
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支撑。
技术突围:从跟跑到并跑的硬核实力
在电子元件产业 “大而不强” 的过往,电阻尤其是高端合金电阻长期被日美企业垄断。2017 年外资操控市场导致价格暴涨 20 倍的行业危机,让富捷科技坚定了 “技术自主” 的决心。通过五年攻坚,其在材料与工艺上的突破已实现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材料层面,富捷科技攻克合金材料热处理核心技术,将电阻温度系数(TCR)稳定控制在 ±10ppm/℃,远优于主流标准。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5G 基站电源等对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产品阻值受温度影响的波动幅度大幅降低。

以 5G 手机为例,其射频模块对电流精度要求严苛,富捷的高精度贴片电阻能精准稳定电流,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工艺创新同样亮眼。电子束焊接技术的应用实现微米级焊接精度,满足新能源汽车大电流检测需求;精密修调工序构建的智能化制造体系,使制程效率提升 30%,精度一致性控制在 ±0.1%。2020 年,首款防硫化电阻通过 AEC-Q200 车规认证,性能比肩国际品牌,成功打入三星供应链,标志着国产电阻从 “低端替代” 迈向 “高端突破”。

产能跃迁:匹配产业扩张的供给能力
一季度电子整机消费热潮带动上游元件需求激增,富捷科技的产能布局恰好踩准产业节奏。从 2019 年富信半导体成立时三极管月产 400KK,到 2024 年合金电阻月产能达 150KK,其成长轨迹与国内电子制造业扩张同频共振。

目前,富捷已构建 4 大生产基地,形成 “基础电阻规模化、特殊电阻定制化” 的产能矩阵:贴片厚膜电阻月产能突破 200 亿只,满足消费电子批量需求;

车规级电阻通过 IATF 16949 认证,覆盖抗硫化、抗浪涌等特殊品类,适配新能源汽车增长;2023 年自建 6 条电镀产线后,合金电阻产能快速释放,成为民营电阻企业中的销量领先者。

随着 5G 手机、智能家居出货量攀升,富捷科技通过在全国布局多个仓库和办事处,实现 72 小时快速响应,为下游整机厂商提供 “即时补给”。某头部国产手机品牌在新品上市前的产能爬坡阶段,富捷科技通过柔性产线调整,3 天内完成特殊规格电阻的交付,保障了终端产品如期量产。

场景深耕:扎根产业链的多元布局
消费电子与高端制造的细分场景,正成为富捷电阻的 “练兵场”。在国产品牌占主导的 5G 手机市场,其贴片电阻凭借精度与稳定的高频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射频前端与快充模块,助力终端产品提升信号接收能力与充电效率。
例如:富捷科技FPR系列高功率厚膜晶片电阻.

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显技术实力。富捷的车规级电阻已进入多家国产车企供应链,其中 富捷科技FUS/FCS系列合金电阻,成为动力电池BMS、蓄电池BMS的核心元件,可精准检测高达 300A 的电流变化,为电池安全保驾护航。江西富信基地投产后,贴片电阻月产冲至 200 亿只,满足了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带来的元件需求。

工业控制与储能市场同样表现突出。FWK 系列分流器电阻在 400W 伺服驱动系统中替代进口产品,使设备控制精度提升至 ±0.5%;

3920 规格合金电阻通过并联方案,满足储能系统 100A 持续电流检测需求,目前已服务国内多家知名大厂。

未来路径:乘产业东风的全球进阶
工信部提出的 “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为元件企业指明了方向。富捷科技正以 “智能化制造 + 全球化服务” 双引擎,向 “全球贴片电阻领军品牌” 目标迈进。
从一季度产业数据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正从 “组装加工” 向 “核心制造” 转型,这一过程中,以富捷科技为代表的元件企业既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当 5G 手机、新能源汽车等 “中国智造” 走向全球时,富捷科技将与中国电子产业共绘全球价值链的 “中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