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伴随香港疫情的再度爆发,其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芯片贸易将进一步受到影响,芯片产业链受阻也将促使原材料价格继续攀升。同时,由于深圳毗邻香港,且拥有全亚洲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掌握着国内公开市场电子元器件近半现货的华强北,疫情的快速传播和增长使得华强北遭遇了封闭管控,整个市场的进出货受到了极大限制,进一步牵动着芯片产业链的神经。
2012-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增速情况
(据相关机构统计,2020年香港贸易平均额占中国芯片进口总量的38%,可见香港在中国芯片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据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出口集成电路3107亿个,同比增长19.6%;进口集成电路6354.8亿个,同比增长16.9%)
自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至今,关于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话题也从未停止。随着5G建设的全面推进,电子应用终端的高频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电子等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提升,终端元器件的市场需求始终保持上升趋势。2022年开年至今,电子元器件产业也并未迎来市场供需平衡的恢复,供应持续短缺带来的涨价潮仍趋于持续的上升趋势。
同时,因俄乌战争的持续升级,芯片生产或将进一步加剧。乌克兰供应全球将近70%的氖气,此惰性气体是生产半导体芯片的重要原材料。并且俄罗斯也掌握着全球40%的钯和9%的镍产量,钯作为芯片的关键原材料从2021年10月开始氖气价格就已呈上涨趋势,俄乌冲突发生以后,价格再度上涨20%-30%左右。
面对疫情和短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我国大力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进口国外芯片数量开始逐步减少,预计2025年国产芯片自给率也将达到70%。半导体芯片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自给率提升的同时,对于核心技术以及技术人才的攻克仍是我们追求芯片产业突破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在整体产业链布局方面,我国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上游环节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水平仍旧远落后于国外,国产厂商在打造国产芯片自主品牌的路途上仍是任重而道远。
作为国产替代化进程背景下诞生的民族品牌——安徽富信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生曾表示: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民营厂商作为后起之军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紧跟政策步伐,聚焦市场核心,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设备革新、人才引新,同时做实存量、做大增量,并通过不断完善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标准体系,才能使得企业能够立足根本、夯实基础、成其久远。
疫情和短缺带来的芯片国产化替代进展,也是我国提升科技发展的关键契机。科技强则国强,我国芯片产业仍需稳步前行,加强核心技术,培养专业人才,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芯片强国。